華為中國生態大會2020將首發ICT行業面向To B的生態指引
今天數字化轉型已經成為各行業的必然趨勢,5G+AI+云等數字化技術不斷驅動千行百業智能升級,計算產業變革呼之欲出。面向未來十年,中國ICT生態將向何處演進?如何行動才能更好地擁抱智能未來?將于2月13-14日在深圳舉辦的華為中國生態大會2020(以下簡稱“生態大會”)或許可以給出答案。
華為EBG中國區Marketing部部長陳浩發言
今年是華為中國生態大會第十年,大會名從此前的“渠道大會”、“合作伙伴大會”到“生態伙伴大會”,再到今年的“生態大會”,代表了華為從聚焦伙伴到關注生態,不斷擴充生態角色的理念轉變。
本屆生態大會的Slogan是“因聚而生,舉勢而為”。華為EBG中國區Marketing部部長陳浩在媒體交流會上解釋,因聚而生,寓意是華為和伙伴凝聚在一起,形成生態;而隨著行業數字化轉型不斷深入,客戶需求千變萬化,華為認為,當所有企業都對變化的外部環境、不確定的機會空間倍感焦慮的時刻,正是華為攜手伙伴抓住機遇、體現優勢時刻。
“華為搭臺,伙伴唱戲”,本次生態大會有不少亮點值得關注。大會將在深圳會展中心搭建30000+平米的展廳,通過50+展區、1000+互動展點,全面展示“鯤鵬、昇騰、AI、云與5G”等新技術實踐和行業解決方案,這是華為史上最大的單一展廳。
而如此規模的展廳承載的是來自各行業的重磅嘉賓,他們之中,有著名經濟學家、中國經濟學界最高獎“孫冶方獎”獲得者許小年,有大興機場設計總負責人、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副總建筑師王曉群等。我們會覺得這些人并不屬于過去所理解的傳統“生態”角色,但華為認為他們將站在各自的專業角度,分享對于“生態價值空間”的獨特解讀,以“思想眾籌”的方式成為新生態的智囊團和明星成員。
另一方面,近幾年來,華為積極參與深圳數字政府建設,聯合眾多生態伙伴,在政府服務、教育、醫療、交通、水務、海關等領域,提供了豐富的業務應用方案,助力深圳1800多家企業數字化轉型,從而支持深圳持續發展城市基礎設施、產業與商業環境的智能化與數字化升級。華為廣東深圳企業業務部長向軍介紹,在本次大會的展廳中,華為深度聯接了深圳市內10多個樣板點,從寶安機場到龍崗IOC,以業務實景的方式來展現數字之城——深圳的最佳轉型實踐。
華為廣東深圳企業業務部長向軍發言
此外大會另一大看點是,華為將在會上首發ICT行業面向To B生態的生態指引《中國數字化轉型生態展望2020:共創生態價值空間》,此指引凝聚華為關于ICT生態的思考與分析,將對ICT行業近些年的發展作出解讀,并對未來10年生態進行預判,為行業伙伴提出相應的指引。